報告會現(xiàn)場
本網訊(文/張彩麗 圖/秦東仁)2019年7月1日上午,,北京大學丁明孝教授作客我校“百家論壇”,,在圖書館第二報告廳作了題為“生命科學電子顯微鏡實驗中的關鍵技術”的學術報告,,講座由科研實驗中心副主任楊文勝主持,科研實驗中心,、基礎醫(yī)學院,、藥學院、研究生院的老師,、博碩士以及“河南省生物電鏡實驗技術規(guī)范化操作培訓班”的學員近100余人聆聽了報告,。
丁明孝的講座高屋建瓴,從細胞學世紀與電鏡技術的發(fā)展,、生物電鏡樣品制備的特點和如何做好生物電鏡樣品三個方面講述了電鏡的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并以國內外生物電鏡界專家為例,介紹了電鏡研究領域前輩在生物樣品制備方面的艱辛與努力,。他指出,,超薄切片技術和免疫標記技術是每一位生物電鏡工作者的看家本領,特定的生物材料可采用相對固定的操作流程,,但不是絕對的標準,,這需要依靠學習和實踐經驗的積累來根據實驗室不同的條件建立適宜本實驗室的標準,他強調,,做科研要樂觀,,要樹立自信心,自信心源于對科研的興趣,,要有嚴謹的科研態(tài)度,,還要不斷提高實驗技能,遇到問題多向專家請教,,多查閱資料并以批判的態(tài)度進行學習和實踐,,保證科研結果的可靠。報告結束后,,丁明孝還與現(xiàn)場師生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交流,,讓大家受益良多。
丁明孝,,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北京大學生物學系畢業(yè),后在美國華盛頓大學醫(yī)學院及西雅圖哈欽森腫瘤研究所進修,,任中國電子顯微鏡學會理事長,,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副理事長,擔任Cell編委,,Cell stem cell編委,,PNAS編委,在《Cell Stem Cell》《PNAS》《Cell Research》《Stem Cells》等國內外權威學術刊物發(fā)表SCI論文50余篇,,文章引用700~800次/年,。作為“973”項目首席科學家,曾主持“細胞重大生命活動的基礎與應用研究”,,科研方向涵蓋細胞分化及干細胞生物學,、動物病毒及其與宿主細胞的關系等諸多領域,曾榮獲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榮譽,,并作為主要參加者獲得教育部科學進步一等獎三次,,國家自然科學獎兩次。
(編輯 苗苗,;審核 王秋安)